800亿美元天价索赔,只是中企在非挑战的冰山一角
日期:2025-09-29 20:40:47 / 人气:30

近期,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的运营项目因环境泄漏问题陷入争议,当地农民团体提出高达80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要求,这一极端案例折射出中企在非洲运营面临的普遍性挑战。下面将从赞比亚营商环境、非洲运营风险、企业应对策略、中非舆论认知以及中非贸易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稳中存忧的赞比亚政局
政治体制与选举影响
非洲国家政治体制复杂,党派选举等因素为不同势力施加影响创造条件。赞比亚距下一届总统大选不到一年,执政党难以确保全社会对其处理方式认可。反对党为在选举中攻击执政党、吸引选民关注和争取选票,可能指责政府处理不当,如质疑其过于保护外国投资者、对外资让步过多。因此,国内政治矛盾可能是当地农民团体提出高额赔偿要求的重要原因。
整体营商环境与政治社会情况
赞比亚营商环境在非洲国家中相对不错,政局相对稳定,建国以来几乎未经历战争。主要政治力量分为两派,现任总统哈凯恩德·希奇莱马的支持基础主要在西部和南部,东部和北部更多是前总统及反对派的阵营,这种政治格局背后也体现了两个文化差异较大的族群之间的对立。过去两三次选举中,东北对西南的政治格局一直存在,政党轮替时有发生,但无论哪个党派上台,新总统对外资总体持鼓励态度。不过,2020年赞比亚债务违约,导致其后两三年经济压力大、货币大幅贬值,这也是前总统竞选失利的原因之一。新总统上台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的措施,目前赞比亚已较为平稳地度过危机,并逐渐显现出经济复苏的迹象。
非洲运营风险与区域差异
典型运营风险
非洲最大的风险之一是安全风险,政权被推翻会导致国家政策和人员全面变动,带来严重影响。绑架和恐怖袭击也时有发生,如今年9月初尼日利亚又发生绑架事件。相对和平但仍存不确定性的政党轮替,新执政党可能对前任政府政策重新审查并调整,也构成一定风险。其他常见风险还包括治安方面的小偷小摸、贪污腐败,以及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不足等。例如在赞比亚事件中,中企防渗膜遭盗割;在亚吉铁路等项目中,出现过铁轨被偷或铁路被违规使用的情况。此外,非洲还存在疾病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风险。
区域差异评估
非洲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区域是从非洲之角延伸至几内亚湾的一条横贯中北部的狭长地带,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该区域处于北非穆斯林与南部基督教影响交汇处,历史上两教争夺影响力,形成基督教与穆斯林势力各占一半的格局,冲突频发,进而引发族群和政治体制的持续动荡。近五年来,这一地带的不稳定性显著加剧,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出现内乱,索马里青年党势力重新扩张,苏丹内乱持续,中非共和国、乍得等地旧患未除,西非的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三国出现反法政变,尼日利亚北部恐怖主义和绑架事件仍时有发生。总体来看,这条横向地带安全局势呈恶化趋势。相对而言,其他地区中,仅刚果(金)东部与卢旺达交界处存在局部不稳定,而撒哈拉沙漠以北及以南部分地区则较为平稳,未出现大规模军事冲突。
企业应对策略
园区化经营
中国企业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即通过园区化经营,众多中企聚集形成规模化营地,提升整体安保水平。即使发生政变等情况,由于园区内集中了大量中企,当地势力会有所顾忌,不会像对待零星小企业那样为所欲为。因此,园区模式是中企在海外运营的重要依托。
员工本地化与及时沟通
企业应多推动员工本地化,尽量避免让中国员工冲在一线。例如传音手机在每个国家寻求本地合作伙伴,由他们负责与当地政府沟通,比中方人员直接交涉更为顺畅。同时,企业要注重及时应对,与政府保持良好沟通。以赞比亚事件为例,中国有色矿业此前应对公共危机时初期可能不够到位,缺乏透明度和沟通,但现在企业反应更为及时,处理方式获得当地政府认可。
中非舆论认知
负面舆论根源
国内互联网出现对非洲比较负面的舆论,如认为中国企业相比西方企业更容易在非洲受到不公平对待、中国不该援助非洲等,这些看法很大程度上源于中非双方相互了解不够深入。非洲国家对前宗主国抱有复杂情感,这与它们同中国平等交往的关系性质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中国处于劣势。非洲对前殖民国家的情绪有时会激烈爆发,而中国始终坚持平等合作原则,过去二三十年中非贸易持续增长、政治互信不断增强,证明了中国交往方式卓有成效。
援助误解澄清
中国对非洲的官方发展援助规模实际上很小,大约只有美国国际开发署在非洲援助额的五分之一不足。中非经贸与政治关系取得显著进展,靠的是互利共赢的贸易往来、长期项目合作和工业投资,而不是单向援助。中国通过合作获取合理利润,同时带动出口、就业等,非洲也通过平等互利的投资与贸易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机遇,单向援助容易导致依赖,不利于长期发展。
中非贸易发展
出口增长原因
2025年前8个月,中国对非洲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25.9%,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预计全年对非出口额将超2000亿美元。对于这种增长,单看前8个月数据不足以反映长期趋势,非洲在中国外贸总量中占比历来较低,即便增长,总体份额提升也有限。关于“转运贸易”观点,即中国商品因中美贸易摩擦通过非洲中转出口至美国,并非主要趋势。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主要面向非洲本土市场,非洲自身面临美国压力,且物流条件和基础设施局限性大,企业将制造或装配环节转移到非洲再向欧美出口模式困难重重,相比之下,这种贸易更可能发生在东南亚或拉美等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因此,中国对非出口增长核心动力在于持续培育和开拓非洲本地市场。
经贸合作优缺点
中非经贸合作做得较好的方面是工业化进程的系统性推进,中国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电信配套、物流体系等多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链生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洲发展短板,推动各方面协同前进。不足之处在于民间认知与人员交流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双方对彼此文化了解不够深入,真正能到对方国家进行深度交流的人不够多,改善需要一个过程,应随着合作领域拓展,让人员往来与文化理解自然跟上节奏。
非洲国家发展战略
非洲有50多个国家,各国间差异较大。从非盟层面看,倡导工业化并推动新能源发展,但具体到各国,战略取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例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依赖传统能源出口,埃塞俄比亚等国则积极推进新能源转型。关键矿产议题主要集中在刚果(金)东部及赞比亚、安哥拉一带的“洛比托走廊”,但存在一定炒作成分,中国具备购买和处理这些矿产的能力。洛比托走廊项目由美国公司运营,主要客户仍是中国企业。非洲国家不应过分高估自身在中美博弈中的筹码地位,脚踏实地发展生产力和工业体系,推动经济务实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受益之道。
作者:J9九游会
新闻资讯 News
- 巴菲特抛的不是比亚迪,是汽车行...10-14
- SHEIN开实体店:快时尚巨头的...10-14
- 当AI恐慌席卷硅谷,这位管理200...10-14
- 30岁以下AI领军者:敢掀翻世界的...10-14
案例展示 Case
- J9九游会共建博娱生态02-23
- J9九游会重金并购和记娱乐02-23
- 梦想重启,J9旅游大使圆梦京城02-23
- 巴蒂斯塔图代言J9九游会02-23
- J9九游会FIBA合作伙伴02-23
- J9九游会返利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