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目录申报:药企的复杂心态与市场挑战
日期:2025-08-09 12:28:48 / 人气:8

7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发文称已有超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今年首次出现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申报备受关注,但药企心态复杂。
药企对创新药目录的复杂心态
心态类型多样
药企对进入创新药目录的态度各异。有药企渴望被纳入,期望借助目录实现放量;有药企处于“想进又不想进”的矛盾中,对降价思路不清晰;有药企“重在参与”,对价格协商兴趣缺缺;还有药企对医保部门“引导推荐进入惠民保目录”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心态背后的根源
药企渴望进入目录,是为了在200亿规模的惠民保放量,或是享受创新药目录药品的直接挂网、“三除外”等配套支持政策。而犹疑则源于对惠民保这个“小市场”放量的低预期,以及对政策执行力度和“以政策换价”实际效果的担忧。
惠民保市场放量预期分析
惠民保放量规模有限
拥有近200亿元保费、1.68亿参保人的惠民保,给创新药支付的金额有限。按去年近200亿元保费,惠民保一年大约为创新药支付承担20亿元,对应药企约40亿 - 60亿元的销售额。与“国谈”背后的千亿级市场相比,惠民保的放量几乎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且惠民保增长大幅放缓,未来对创新药支付快速增长可能性较低。
单家药企放量难测
超过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业内预计第一版创新药目录将纳入30 - 50种药品,20亿元赔付“蛋糕”分配将呈现“僧多粥少、强者多拿”的格局。从各地惠民保特药赔付情况看,部分药品占据赔付前列,如可瑞达等。不同药品进入惠民保后的放量感受截然不同,再鼎医药的爱普盾等产品商保支付占比高,而部分药企产品获益有限,甚至选择退出。
创新药目录对赔付格局影响有限
多位药企人士认为,最新一版创新药目录“推荐”性质更强,保司对惠民保特药目录有较强自主权,即便未纳入目录的“明星药品”也可能被保留。第一版创新药目录基本不会对惠民保当前生态产生根本性影响,进入目录与否对当年商保实际支付影响不大。不过,部分地区惠民保开始限制与国谈药适应症或通用名重复的药品纳入,或为更多药品腾挪支付空间。
药企申报创新药目录的三种心态
“重在参与”
一些有市场、有口碑的“明星药”,已在进商保、进院方面取得成果,今年创新药目录申报中,部分索性不申报,部分虽申报但价格协商意愿极低。
“保底”心态
在医保目录内有相似适应症的国产创新药,若不进目录可能“活不下去”,首先争取降价杀入基本医保目录,若有意外,对商保创新药目录也有渴望,但这类药品并非医保局最优选择。
“想进又不想进”
这是最普遍的心态。药企渴望进入目录,但对降价意愿不高,因惠民保放量预期不明。很多药企选择“先申报,再观望价格协商具体细则”,担心降价幅度成为唯一标准,希望以创新支付方式如设置封顶线或赠药形式,让保司和患者支付减半。此外,药企还担忧进入目录是否为当前最好选择,创新价值较高的药品留在目录外意愿更强,因为进入目录增量有限,不进入目录也可能获得同等报销待遇。
药企更关心进院政策
核心诉求在进院
药企虽关注惠民保放量,但更关心医保部门许诺的“进院支持政策”,因为一款创新药从上市到患者使用,挂网、进院、开方、支付四个环节中,药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前三步,进院难是关键。
政策吸引力与现实差距
国家医保局提出支持创新药进院的政策,如直接挂网和“三除外”。直接挂网可降低挂网难度,但部分地区挂网难度高,地方挂网价格治理政策影响创新药挂网。创新药目录的“三除外”政策理论上可减少医院采购顾虑,但创新药进院复杂,国谈药也面临“进院难”困境,政策执行是关键。即便有政策红利,创新药目录药品也可能遇到与国谈药相似的进院困难,市场对创新药的乐观预期是否为泡沫,仍待观察。
作者:J9九游会
新闻资讯 News
- 邵医生的死亡,抖音还有几个问题...08-09
- 创新药目录申报:药企的复杂心态...08-09
- 县城相亲局,开始流行 “共享前任...08-09
- 华南旅游旺季:被蚊子 “叮咬” ...08-09
案例展示 Case
- J9九游会共建博娱生态02-23
- J9九游会重金并购和记娱乐02-23
- 梦想重启,J9旅游大使圆梦京城02-23
- 巴蒂斯塔图代言J9九游会02-23
- J9九游会FIBA合作伙伴02-23
- J9九游会返利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