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之乱”,搅动全球汽车芯片格局
日期:2025-11-03 16:54:40 / 人气:6

扰动全球芯片行业的安世控制权争夺战,迎来转折。11月1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并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这意味着,此前部分因“安世风波”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的车企,有望恢复生产。
这场“安世风波”的发端是,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政府干预: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资产,随后暂停了CEO张学政的职务。
荷兰政府的突然举动和美国的出口管制有关。9月29日美国发布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安世是中国闻泰科技公司全资控股(持股超50%)公司,因此被列入了管制实体清单。
“发生在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和罢免事件,凸显出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也表明美国正毫不避讳地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美国《华尔街日报》如此评论。
不过,日前中美已经通过磋商达成共识:双方都将暂停部分出口管制措施。而且由于安世半导体的制造重心在中国区,安世中国已经正式启动了自主运作,从10月18日开始,开始向本地分销商正常供应。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不论荷兰方面何时撤销对闻泰科技的指控,这场安世之乱,都已对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实质性影响。
安世半导体供应的芯片零部件,是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重要一环。10月份,16家欧洲车企曾因“安世风波”联名发出“停工在即”的警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若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贸易及知识产权纠纷未能迅速解决,欧洲车企的生产可能面临中断。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亦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这并不是第一次因为芯片问题引发行业震荡。疫情期间的全球芯片短缺让车企们至今心有余悸,当时丰田、大众、福特等巨头不得不大幅减产。彼时的芯片短缺是全面性的,因全球停产导致的供应断裂,进而影响车企生产。而当前的汽车行业“芯荒”则是由地缘政治博弈引起,波及范围不大,针对性很强,短时间内看不到停止的迹象。
NO.1 安世之“乱”,扰乱功率芯片供货节奏
无论是宝马的电机控制器,还是大众的电池管理系统,都离不开安世半导体的功率芯片。它生产的车规级MOSFET和SiC器件,是电池管理、电机驱动和充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在车规级芯片中,功率芯片虽然不起眼,但不可或缺。这些芯片负责电力转换和控制,就像汽车的"心脏"和"血液",直接决定了车能跑多远、充电快不快。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TOP10榜单中位列全球第3,仅次于英飞凌、安森美,在中国榜单中蝉联第一。
安世半导体“断供”,主机厂为什么不能迅速替换供应商,而竟要面临停产风险?“更换供应商是需要一个周期的。不像一个包,买过来就能用。汽车毕竟是跟人的生命安全相关的产品,我们是不能随意买回来切换的。”国内某车企的研发总院的负责人如是说道。
首先,汽车级芯片高度强调“安全”,与消费级芯片有着本质区别。毕竟,一辆车要提供10年,甚至15年的使用周期,需要保证在此期间的长期可靠性。其次,车规级芯片的资质认证周期长达 6到12个月,即便英飞凌、安森美等厂商拿来同类型可替代产品作为紧急替补,也需要重新调试、反复验证,确保安全可靠性后才能批量生产,无法短期内完成替换。再者,安世半导体提供的芯片能效比更高,价格更低,这种性价比优势短期内难以替代。一辆车的成本可能微乎其微,十万辆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此外,从车载传感器到动力控制系统,安世芯片遍布汽车的关键环节。即便是切换到其它供应商,断供带来的产能缺口,同样无法再短时间补上。
据了解,安世半导体“断供”后,其产品价格曾一度炒至平时的2~3倍,寻找替代方案已经成为不少采购人员、研发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白名单》2.0版本中,在超过2000个半导体国产化上车应用案例中,其中,安世半导体排第二,仅次于芯旺微,达到196个。它的缺货,对中国车企影响不言而喻。
有国内车企业供应链负责人透露:“两周前就启动应对,换国产是中长期规划,当下优先紧急备库。”另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功率器件领域,国内的自主率比较高,供应商像比亚迪、士兰微均有不错的份额。”
所谓功率器件,是安世半导体所在的分立器件的一个分支。目前,在功率器件领域,中国已形成了几支主力军企业,如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斯达半导体等。比亚迪半导体的IGBT芯片已经迭代到第八代,凭借自家较高的汽车市占率,得以大量上车;在车规级碳化硅MOSFET模块,斯达半导体的产品已经适配在蔚来、小鹏等车企的800V平台上,而士兰微凭借自主建设的芯片生产线,正在快速提升产能。
不过整体上看,国内相关企业还在追赶的路上。特别是在更先进的碳化硅芯片上,国外公司因为起步更早,在制造工艺和产品稳定性上仍然领先。
NO.2 “替代”英伟达
比起功率芯片,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影响更大的是高性能计算芯片。不久前,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由于美国实施出口管制,该公司被禁止向中国大陆企业出售其先进产品,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0%。他还表示,美对华技术封锁是一个“错误”,英伟达将继续争取重返中国市场。
目前英伟达被限制出口中国的核心产品是H100、A100,以及A800、H800的“特供芯片”,这些AI芯片主要用于深度学习训练、AI推理和训练。这些芯片不直接装车,却承担着大模型的训练任务,进而影响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展。毕竟,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依赖海量数据训练。
英伟达 A100芯片
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在中国市场近乎是垄断性的。英伟达被制裁,中国高端芯片市场留下的市场空白,谁来填补?据了解,多地数据中心选择了华为昇腾平台作为替代方案。据Bernstein Research,按销售金额计,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中,英伟达约66%、华为昇腾约23%,AMD约5%。
华为目前最先进的AI芯片是昇腾910C,面向云端高性能计算,用于AI推理和训练任务。“华为的单芯片性能确实落后英伟达一代,但通过群计算能补单芯片,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结果上能追平。”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来源:华为中国
如今,美国的出口管制禁令暂缓,但中美双方技术摩擦仍然在,下一批限制的AI芯片会不会是与消费端更密切的智驾智舱芯片?谁都难以预料。在智驾芯片领域,英伟达仍然占据不小的份额。据智研咨询数据,在2024年中国智驾SOC芯片装机量中,英伟达的装机率39.8%,特斯拉为25.1%,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分别为9.5%和5.1%。
作者:J9九游会
新闻资讯 News
- 从概念萌芽到市场破局,日本功能...11-03
- 谁在惯着王家卫 王家卫“神格”塌...11-03
- 安世“之乱”,搅动全球汽车芯片...11-03
- 下一个“市市通350高铁”的省份,...11-03
案例展示 Case
- J9九游会共建博娱生态02-23
- J9九游会重金并购和记娱乐02-23
- 梦想重启,J9旅游大使圆梦京城02-23
- 巴蒂斯塔图代言J9九游会02-23
- J9九游会FIBA合作伙伴02-23
- J9九游会返利日02-23

